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个追索舞影的长镜头终留空白——悼念舞蹈摄影家沈今声先生

张宗灿 舞蹈杂志 2023-02-23
沈今声,1934年8月4日生于上海,1954年参加工作。中国舞蹈家协会退休干部、中共党员、舞蹈杂志社(原《舞蹈》编辑部)原记者、责任摄影编辑(编审)。于2020年4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2020412日,86岁的舞蹈摄影家沈今声先生因脑梗离世。



那个跟随沈老勤勉一生、从不离手的相机终止了快门的“咔哒”声。所幸一幅幅追索炫美舞影的经典留给了后世,成为中国舞蹈无可替代的珍存。



 

就在10天前,因宅家过久,笔者不得不下楼进行“走步”活动。忽见10米开外的轮椅老人高举双臂招手示意,当时老先生已不能讲话,却还能认出戴着口罩的同事,且气色蛮好,谁料竟成永隔。

《采蘑菇》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演出 1980年  摄影/沈今声

沈老是《舞蹈》志的前辈。20世纪90年代,笔者刚刚调到《舞蹈》编辑部工作,彼时沈老业已退休。奇怪的是,并不需要天天坐班的编辑部,还是可以常常看到这位离退老人的身影。

《新婚别》北京舞蹈学院演出 1987年  摄影/沈今声




在几乎所有舞蹈演出的剧场,扛着“长枪短炮”的沈老总能第一时间抢到最佳位置。即便是全国各地的舞蹈活动,他也会自费前往,准时出现。



因为同住文联大院,你时不时会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全副武装,脚踏“凤凰”,风驰电掣,大嗓门一喊,院里的人都知道:舞协的“老沈”回来了。

沈今声人物摄影,《舞蹈》杂志封面照

 

后来,听说沈老在长城脚下置办了一个美术工作室,重操绘画旧业,修心养性。但对舞蹈摄影依旧不舍,隔三差五地返京观舞,并乐此不疲。



是热爱事业之心使然,还是对于舞蹈的痴情?一个从年少走到古稀的“影舞者”,何以对“各美其美”孜孜以求,对“美人之美”无怨无悔呢?


 

沈今声先生祖籍浙江平湖,生于上海,却在京城度过一生。其父沈宝基19082002,是我国留法诗人,曾翻译了《巴黎公社诗选》《罗丹艺术论》等名著,《国际歌》中译版那句著名的“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就是沈宝基最后修订的。

《希望》表演者:华超 1980年  摄影/沈今声

书香门第的家风熏陶,让沈今声先生兼具南北方的细腻与豪爽,年纪轻轻就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与艺术结缘。19岁入党,自此不忘初心,严于自律,兢兢业业。大学毕业后在美院附中做了20多年的教师,寓教于“美”,桃李满园。因对舞蹈摄影情有独钟,加上当时学校距中国舞协很近,终遇“伯乐”后被调入《舞蹈》杂志,成为专职摄影记者。

《金山战鼓》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演出 1980年  摄影/沈今声

 

中央美院绘画系的根底显然对老先生舞蹈摄影的审美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取材视角、瞬间捕捉到细节把控,无不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功力。尤其舞蹈肢体的律动稍纵即逝,所以新闻摄影与舞蹈摄影按快门的时间大相径庭。



即使面对同一个舞蹈作品,沈老也绝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不随意而为,而是力求真实、独到、深刻地揭示舞蹈的内涵,也由此奠定了沈老在舞蹈摄影界的地位。



像那幅著名的《雀之灵》经典剧照,沈老并没有刻意突出孔雀的形神兼备和演员独一无二的的手指,而是非常难得地捕捉到舞者杨丽萍化身孔雀时的由衷喜悦。这一瞬间观众在表演现场可能来不及感受,但“立此存照”之后,我们会为人、雀合一的心灵愉悦深深感动,继而赞叹舞蹈艺术的魅力。

《雀之灵》编导、表演:杨丽萍 1986年  摄影/沈今声

沈老另一幅拍摄巴图表演的独舞《鹰》的剧照同样如此,不是记录“鹰”击苍空的造型,而是弘扬蒙古族儿女的刚毅精神,彰显舞蹈的生命意义。

《海浪》  摄影/沈今声

沈老拍摄的舞蹈家肖像照也颇有特色,有的像油画,有的似素描,像贾作光、杨丽萍等,被不少刊物作为封面。1991年,沈老举办了首次个人舞蹈摄影艺术展,并在北京及全国多地展出,反响热烈。那应是沈老舞蹈摄影的高光期,距今也有近30年了。



作为新中国舞蹈摄影艺术的开拓者,驾鹤西行的沈老先生或有些许未竟的遗憾,但他留下的众多经典影像,必将与中国舞蹈的发展与进步紧密相连。



后辈们要永远致敬已去和健在的舞蹈前辈,学习他们从不枯竭的敬业和创新精神,用全身心的汗水滋润舞蹈的大树四季常青。

舞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 摄影/沈今声

 

(张宗灿:《舞蹈》杂志原执行副主编)


传统即镜子,民间无定式——写在“深扎”5周年纪念演出后的思考


《舞蹈风暴》热播:舞蹈共赏时代已来?


清明追思 家国永念


跳进春天的故事里


@本文版权归《舞蹈》杂志社所有
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本年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